张怡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发布日期:2021-04-09

张怡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张怡,女,197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2006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取得硕士学位,现任陕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2019年担任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

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战斗中,张怡同志担任陕西省支援湖北疫情第一批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的青年委员,医疗队重症组副组长,重症2组组长。于武汉市第九医院十一楼危重症病区开展救治管理工作。

一、党旗所指,见危授命:让党员出现在最困难、最需要的地方。

2020年1月24日,大年二十九那天,当得知医院要抽调医护人员赶赴武汉进行医疗救援时,她没有因为年迈多病需要照顾的父母和年仅10岁的孩子而有丝毫犹豫,没有因为自己是家中独女而退缩。她在第一时间向院里报名请缨。她说她是共产党员又是支部书记,这个时候就应该第一个站出来,去当下最需要的抗疫一线。

在援鄂一线临时党支部成立后依然秉承初心,为了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疫一线而继续发挥先锋作用。她时刻牢记自己党员的身份,为了减轻队友工作强度,尽可能降低队友感染的风险,她总是自己在病房呆的时间最长,总是揽下最可能感染的事情去做。每个班八小时,她每次都会最早进病房,最晚出来,她的工作时间总是超时。她身体力行的践行着“弘医弘道,允德允能”的院训。她催促队友休息吃饭,自己没有时间吃饭却怕浪费要求不用送自己那份饭菜;她总催促队友先出病房,自己逐一再查看患者。开始工作时她所在病区患者达到35名之多,争分夺秒是她的风格。抗疫以来,她和所在组的医护人员全力配合,克服重重困难,穿脱防护服浪费时间,那就八小时不吃不喝不出病房,不能上厕所那就穿上纸尿裤。她认为这些都不重要,她在乎是能不能挽救生命。

气管插管时她总是冲在前面,她不是不清楚风险,只是觉得作为党员就该站在最危险最需要的地方。在抢救一位病人时,由于患者情况恶化,她边跑边安排抢救车呼吸机,冲上去胸外按压,以至于她的防护面屏滑落。考虑到感染的风险,队友要替换她,但是她却让队友去做其他的工作。而抢救成功后,细心的队友才发现她的手掌在上班前已经划破了,她没有声张,继续工作。

她不断鼓励队友“我们医生就是病魔的终结者!”她更号召队员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我们就拿出陕西医疗队的水平与精神!”同时她也鼓励队友向共产党员先锋组织靠拢,重症2组拟发展预备党员占重症组的1/3,重症组拟发展预备党员约占全队一半,把队员们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使得队员们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加强。

二、厚积薄发:凭借多年积累的重症经验,让重症工作顺利开展

在由感染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组成的陕西省第一批医疗救援队中,她被任命为重症医疗组副组长,重症2组组长。疫情重,任务急。重症组率先进入武汉第九医院工作。面对难度最大的病区,如何整体对接,如何迅速筛出重症和危重症者,如何推进治疗提高救治率,成了她时刻思考的问题。

争取时间就是挽救生命,疫情刻不容缓。尽管一路奔波刚到武汉,她却主动放弃休息,凭借她在重症领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对本次疫情的深入分析,连夜为重症小组拟定各项规范。为争取治疗时间,她反复优化重症小组工作流程,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正是有了她前期为重症小组所做的准备,在正式接管病房后,小组的工作效率很高,为疫情的早日结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随着工作的开展,她又在考虑“如何让陕西医疗队发挥更大的力量”。每次下班后,她放弃休息时间,将自己分析整理的每日工作中有代表性、比较突出、急待解决的问题,与专家、各小组组长深入讨论分析,研究方法,制定策略,部署安排。最终,重症小组迅速调整了患者的医疗检验方案,梳理清楚与检验科、药房、放射科、功能检查科、核酸检测等各项事宜,并修订与急诊科普通病区的收治流程。这极大的提高了重症的诊治效率,迅速的使医疗步入有序状态。

她明白肩负的责任。她时刻把握工作的重点方向。她看到问题就踏实的去解决,推进工作衔接设计病情体现的表格,缺少设备及时与组长队长商议解决。血液净化、有创及无创通气等知识进行现场培训。她说医院国家培养一个医生不容易,现在需要自己发挥专业能力的时候,需要尽自己所学。

三、医者仁心、勇于担当:每一分钟的全力付出,都可能挽救一条生命,一个家庭。

有一位肾移植的新冠患者,病情较重,无家人在身边,心情极度焦虑。她还是一空下来,就到这位患者面前,给他耐心讲解病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诉病人“放心,我们会对你负责,就当我们是你的家人!”经过连续几天的心理安慰,病人逐渐的缓解了紧张焦虑。

还有一位老年病人,入驻病房后,极度烦躁,很难配合治疗。她耐心的去沟通,老人才敞开心扉告诉他自己已经失去了唯一的孩子,自己也在患病,但是想要活下去。她拉着老人的手说您的要求我们有信心达成,我们都会好好给您治病。患者不愿意吃饭,不愿意接受肠内营养,又需限制液体。她把自己的牛奶悄悄放在患者床旁,哄着老人喝下。

虽然病房里高强度的诊疗已经让她体力透支,但是她并未因此放弃和家属的沟通,只要她上班就和每个家属电话沟通,详细告知病情。还考虑到家属更需要科学规范的防护,为家属讲解如何防护。

率先垂范,忘我工作同事心中的好榜样,患者心目中的好医生

自从进入武汉第九医院她就忘了家人忘了孩子,忘了三秦大地无数的牵挂和祝福,一头扎进了与新冠病毒搏斗的战斗中。

扁桃体发炎了,她自己带上药物继续工作,没有让她在冲向救治的路上停留分,凌晨下班回去,还在考虑还能采取哪些措施推进治疗。 队里让休息,她说都非常辛苦不愿意添加别的队员的工作,也放心不下那些患者。

 身为组长,她每天关注队友的身体状况,她有位队友下班时说身体有点不适,她虽然疲惫,但是收拾干净后立刻便去了队友那里,详细关切和询问。每次有队员有状况,她都第一时间带到队医那里,并且每次上班前,她都精心准备:带上打印好的最新的治疗方案、新制的工作表格、可能用到的电话号码、备用的手套,塑料袋……。

一个多月来队员们关系融洽,携手解决一个一个救治难题常常看到她的护目镜下全是汗水,而紧急的电话声又催促再去会诊,她没有犹豫又出发了。队员都心疼的都不愿意早点离开病房了重症病房,患者们听到她关切的声音就能认出她来,说“张医生,你又上班了,查查房我们就放心了”。

常常看到她的护目镜下全是汗水,而紧急的电话声又催促再去会诊,她再次匆匆出发。

有人问她会不会有恐惧害怕而退缩,她回答“共产党员不惧任何恐惧,我们的任务是早一天迎来抗疫战斗的全面胜利!”有人表示关心赞扬时,她也只是说“学以致用,挽救生命是医生的天职;临危不惧,迎难而上是党员的责任更是担当!”

她赴武汉后多家媒体想采访她,都被她一一拒绝,甚至她都没有留下多少个人照片资料,她说要默默的好好救治患者就是她的心愿。她说:“这个和平的年代,美好的生活是每一位中国人的努力拼搏换来的,国家的平安、富强,需要每一位爱他的中国人一起为之奋斗,甚至牺牲,疫情面前,我们的责任使命本来就是这样,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疫情面前,张怡同志把党旗挂起来,把党徽亮起来,危险关头,她奋勇当先,始终冲在战“疫”的最前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防控疫情斗争的战场上彰显了一名白衣战士的责任与担当。

无论何时,她都非常冷静、清醒,与共同拼搏,陕西省援武汉第九医院医疗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深深感染着身边的人。展现了三秦儿女迎难而上,和衷共济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