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双馨守“杏林”——俞世勋
引言:
建党百年之际,我们选取了40年代到90年代入党的优秀党员代表,进行了一场跨时空的对话。作为每一个年代的优秀党员代表,他们在省医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守望初心、接续奋斗、无私奉献。有的从医七十载,用一生践行者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有的将全部的心血倾注到学科发展上;有的将医学的火种不断播撒……他们是无数个省医党员的缩影,他们用最平凡的工作,诠释了对党和国家的无悔忠诚;他们用最朴实的担当,勾画了对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他们用最执着的坚守,完成了“初心所向、素履以往”的神圣使命!
俞世勋 党龄62年
暮年的灯塔,因你的守护,氤氲出感动与希望。你为夕阳红的病患带来温馨又从容的生命之光,神经内科在你手里成长壮大,你是奠基人,也是开创者,更是领路人。
您已从医60余年。小时候,目睹了军阀暴虐和地主剥削,百姓饱受苦难,您抱着“仁慈博爱”的“理想”,一心想做个“救世济人”的医生。
1955年,您被分配到中国红十字医院西安医疗队,参加了群众性的防病治病工作。这使您深深感到党和国家对人民健康的关怀,这样的事在旧中国想都不敢想。
1965年,您刚分配到陕西省人民医院,到蓝田农村参加巡回医疗队。一次,在给一个生病的领导看病,有人劝您不要给自己招惹不必要的麻烦,您说:“他是病人,我看病,这是我的职责。”
1976年,您前往北京进修。7月28号凌晨,突发唐山大地震。您随北京市卫生系统抗震救灾,自行架起帐篷作为野外临时医院。木板当床,铺上自带的油布,点上汽灯,喷点消毒水,手术就在这种环境下进行。搬运遇难者时,血水淋漓滴在衣服上,刺鼻的气味令人头晕。但是一想到这些遇难的同胞至今还没有安葬,腐烂的遗体会引起各种传染病,您就和大家一起不顾疲劳抢着干。
抗震救灾的经历让您对医生的职责更加敬畏。进修结束后,回到科室,您将全部的心血倾注到学科发展上,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相结合,率先将超声波、激光及微波技术应用于临床,在神经内科领域耕耘不辍,硕果累累。
您说:我为祖国、为人民做的贡献还太少了。虽然我已是84岁的老人了,但总有使不完的劲头,我还要继续学习,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您就是我们心目中永远的老主任——俞世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