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院不断加大科研支持力度,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探索未知的广阔舞台。从先进的实验设备到专业的科研团队,从丰富的资源库到开放的学术交流,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医院对科研创新的重视与支持。正是这样的平台,让科研工作者得以在科研的道路上稳健前行,让每一个医学梦想都有了实现的可能。
血研室 张丽洁副主任技师
自博士研究生阶段起至工作后,我一直专注于肿瘤免疫的研究,肿瘤特异性抗原疫苗诱导的抗肿瘤效应欠佳,钻研本领域相关研究后,我们发现IFN-α可增强抗原交叉提呈激活CD8+T细胞应答改善抗肿瘤效果,四年的坚持与不断的改进,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项目资助,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在该研究方向的信心,照亮我的科研前行之路。
作为一名从事临床检验诊断工作的医务人员,在血研室工作的10余年来,我时刻谨记科室主任的教导,要坚持临床和科研并行,在工作中发现问题,通过研究解决问题,并用于指导临床工作。未来我们要积极学习党和国家新的部署,特别是科技前沿发展方向的部署,努力提高自身素养、转变思维,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在工作中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放在首位,努力把基础研究与临床疾病诊疗相结合,实事求是,坚持不懈,做出一些真正有意义的成果,为国家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药学部 周楠副主任药师
作为一名基层科技工作者,我也备受触发,庆幸作为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有着这么广阔舞台施展能力,这或许就是我们坚定做科研的动力和信念!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就像地基和大厦,我们国家基础研究的地基打得越深厚,创新型的大厦就会越坚实,但若想创新型大厦建立得更宏伟,就需要我们跳出自己的舒适圈,科研还是要更多得解决当下遇到的问题,做出更有意义的基础研究选题。
当我在氧化应激与高血压诱发血管重塑这个课题坚持8年后,突发奇想,可否将氧化应激与其他疾病的关联性再做研究,发现更多的药物靶点?但是跳出自己熟悉的领域,研究道路多有难度,在迟徊不决时,回想自己坚持科研的初心是什么?不就是对新事物探索的好奇心。于是在评估这个科研选题的意义后,义无反顾地给自己开辟了一个新“战场”。虽说无法保证后续科研产出成果是否丰硕,但有临床价值的创新值得冒险前行。
科研创新没有终点,面向未来,夯实基础,在科研道路上勇攀高峰。
普外一科 仝聪副主任医师
科研于我而言,是临床实践的升华与延伸,临床科研工作源于临床,高于临床,指导临床。它让我不仅仅局限于手术刀下的救治,更能深入探究疾病的本质与规律,从而为患者谋求更优的诊疗方案。我们常说,病人是最好的老师,其实病人也是科研思路的最大来源,科研需要敏锐的洞察力,从日常繁杂的临床现象中捕捉关键问题;同时要有严谨的态度,从实验设计、数据采集与分析容不得丝毫马虎;更要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面对研究中的重重困难与挫折,不退缩、不放弃。解决临床的实际需求,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我做临床科研的动力所在。科研过程恰似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从最初的选题立项,需大量查阅文献,结合临床痛点确定方向;而后在实验阶段,反复优化条件、收集样本;数据分析时,又要运用恰当的统计方法确保结果可靠。撰写论文时字斟句酌,力求精准表达。其间,无数次挑灯夜战,遭遇失败的沮丧、论文被拒的失落,但正是凭借对科研的热爱与执着,一次次重新出发,最终收获成果。这一历程让我明白,科研是对未知的无畏探索,是在困境中坚守初心,更是不断突破自我、助力医学进步的神圣使命。
护理部 鱼星锋博士
当个人爱好与医院发展交汇在同一个方向上的时候,对于一名科研人员来说无疑是件幸福的事。医院科技大会的召开,让我深感在科研探索的道路上从未独行;全院同事共同努力下的累累硕果,更让我倍受鼓舞。
在医院科研政策、平台和临床数据资源支撑下,我院护理科研团队基于临床需求、围绕患者健康开展科研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相比于各类成果,科研工作赋予我更大的收获在于工作理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使我能够在护理临床和管理工作中注重以证据为标准、以数据为依据,去除混杂因素寻求根本原因,实现科研赋能。
护理工作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往经验性的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已经被循证理念所驱动,护理学科进一步的发展必然离不开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我将继续立志高远、做高质量的护理科研,不问西东、相信自有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