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心内三科电生理团队在姜馨主任、科室国考联络员白静静副处长及耗材试剂部的支持下,成功为一名阵发性房颤反复发作的高龄、高危患者实施了房颤脉冲电场消融术。这是我院继首台房颤脉冲电场消融术后,成功为病情复杂的高龄高危患者实施手术,标志着我院心内三科电生理团队在高龄危重房颤患者治疗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接受此次手术的是一名83岁的阵发性房颤女性患者,多年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冠心病、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低氧血症,患者严重冠脉三支血管病变,无介入治疗及冠脉搭桥手术机会,近1年来反复发作快速房颤,过快心室率诱发严重心肌缺血及心力衰竭,药物治疗难以控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患者及家属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意愿强烈,为进一步治疗入住我院心内三科。经姜馨主任医师团队诊治评估,患者行房颤消融术指征明确,但患者心衰严重,肺功能差,无法耐受食道超声,麻醉科反复评估认为无法耐受麻醉,难以进行常规射频消融手术治疗。但此时的患者仍然不断出现阵发性快速房颤,每一次发作都带来血流动力学变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心衰难以控制,手术治疗成为患者的一线希望。姜馨主任带领心内三科电生理团队秉持“不放弃不抛弃”的理念,敬畏生命,迎难而上,分析病情,寻找办法,与麻醉科、呼吸科等多学科反复讨论及论证后,决定在局麻及镇痛下,在高流量吸氧或无创呼吸机支持下,为该患者行房颤脉冲电场消融术。
经充分术前评估及准备后,该患者手术在抗心衰药物持续静脉泵入、高流量吸氧支持下及麻醉、护理团队的通力配合下进行,由薛建颖、崔明亮主治医师具体实施。术中通过右侧股静脉送入心腔内超声至右心房,排除左房血栓后成功指导房间隔穿刺,沿可调弯鞘管送入锦江心脏脉冲电场消融导管至左房,构建左房三维解剖模型并行基质标测,标测显示左房基质差,分别行左侧、右侧肺静脉及后壁BOX消融。消融参数:1800v,400ms,400μs,共放电消融140次(消融右肺静脉时转复为窦性心律),验证双肺静脉均隔离。术后重新标测显示所有肺静脉均已急性阻滞,消融效果理想,肺静脉前庭损伤范围也达到了预期的标准,同时心腔内超声监测未见明显心包积液。手术仅用时30分钟,时间明显缩短,手术过程精准高效。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维持窦性心律。
与房颤射频消融术相比,脉冲电场消融术具有多项优势,首先安全性高,脉冲电场消融术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小,降低了手术风险。其次手术时间短、有效性好,能快速、有效地消除房颤病灶,降低房颤复发率,尤其适用于合并严重冠脉病变、高龄等高危因素、无法耐受麻醉及长时间手术的患者。第三,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在确保手术有效性的同时,最大程度保证了患者手术的安全性。
此次局麻镇痛下高龄危重房颤患者脉冲电场消融术的成功开展,不仅展现了心内三科电生理团队不畏艰难勇于拼搏、敢打硬仗的优良作用,也展现了团队管理高龄、高危复杂患者的综合能力,标志着我院在高龄房颤患者诊治管理方面迈上新台阶。心内三科将继续探索心脏电生理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为更多高龄、危重复杂心律失常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治疗,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图1 患者因心功能差行电复律,窦律无法维持
图2 术中电压标测提示左房基质差
图3 PFA于右肺静脉后壁交叉消融时转为窦率,继续消融
图4 消融前后基质标测提示肺静脉消融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