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临床标本采集的规范性,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4月23日下午,检验科联合护理部共同举办临床标本采集规范专题培训。培训以线上形式开展,两院区各临床科室医护人员积极参与。
会上,检验科张利侠主任强调了规范化标本采集工作的重要性。她指出,标本采集是检验流程的起始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可靠性,进而影响临床诊断与治疗决策的正确性。合格的标本是临床医生准确诊断疾病的依据,而规范的标本采集流程则是确保整个检验质量的关键和核心。护理部刘晓梅副主任指出,标本采集不仅是一项技术操作,更是护理质量的重要体现。尤其在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及儿科诊疗特殊场景中,精准采集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诊疗效率。护理团队在标本采集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应以空杯心态对待每一次培训,认真记录并消化检验科专家分享的精髓与要点。
随后,检验科四位专家展开培训。党小军副主任通过数据分析了2024年全院不合格样本的形成原因,表示希望通过培训,有效降低不合格标本率。关佳灏老师针对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进行了专项培训,从规范送检的重要性、标本采集转运处理的总原则以及临床常见微生物标本的采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强调了正确的标本采集和无菌操作的重要性。王艳芳老师就静脉血、尿常规、粪便等三大常规项目的采集进行了培训,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讲述了不合格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提供了具体的采集指导。同时讲解了静脉采血的规范操作、不同检验项目所使用的采血管类型以及标本采集后的正确处理方法等。郑霄老师重点讲解了生化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相关知识,详细介绍了溶血、抗凝剂使用不当及输液侧采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讲述了避免影响检验结果问题的方法。
本次培训不仅加深了护理团队对标本采集规范的认识,也进一步强化了检验科与各临床科室之间的协作。通过检验专家的精彩讲解和对实际案例的剖析,参会人员深刻意识到了标本采集质量对医疗安全和患者诊疗效果的重要性。相信在全院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院的标本采集质量将显著提升,助力临床医生为患者提供更高效、精准的诊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