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神经内二科在介入手术室配合下,成功为一例特发性高颅压患者完成了我院首例静脉窦行造影+测压+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
患者系26岁男性,发作性头痛1周余。术前感染、免疫、生化及脑脊液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行头部MRV检查,显示左侧横-乙状窦发育纤细、右侧横窦局限性狭窄,考虑为特发性颅高压伴静脉窦狭窄。
神经内二科团队分析讨论后,为患者实施了静脉窦造影术+测压+血管内超声检查。造影提示右侧横-乙状窦交界区局限性狭窄,测压提示狭窄近-远端压力差3 mmHg,血管内超声探及静脉窦内多个类圆形凸起,提示内源性狭窄,考虑蛛网膜颗粒所致局限性狭窄。
特发性颅内高压(IIH)的病理生理学可能受到脑窦内结构变化的影响,而特发性颅高压伴静脉窦狭窄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形态类型。相比于其他检测手段,血管内超声能够提供更真实、准确的静脉窦腔内成分描述,有助于更深入了解特发性颅内高压特点,为该类患者静脉窦狭窄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支持。血管内超声(IVUS)可观察到各种类型狭窄,并进行描述性分析,显示了血管内超声(IVUS)在鉴别内、外狭窄类型,内源性狭窄腔内成分和壁内成分方面的潜力。
静脉窦内行血管超声检查为我院新技术、新业务。该新技术的成功实施,有助于理清该类患者后续诊疗思路,并为其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方法、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