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提到糖尿病,你会想到什么?少吃糖?胰岛素?老年人才会得的病?这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糖尿病防治的现状:糖尿病发病群体正日益年轻化,而我们对这一疾病的认知还远远不够。糖尿病无法根治,只能以控制血糖的方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在中国,每年有约83.4万人死于糖尿病引发的各类并发症,比排名恶性肿瘤死亡第一位的肺癌,多了整整20万。
科学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应该贯穿整个治疗的始终。然而糖尿病饮食控制不只是限能量、限甜食、少吃一点那么简单。在此就和大家谈谈糖尿病患者应该掌握的正确进食顺序,对照看看你吃对了吗?《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中提出:调整进餐顺序,养成先吃蔬菜,最后吃主食的习惯。对照一下,这和我们平时吃饭顺序正好相反!的确,改变进食顺序是一种简单、易行、有效的利于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方法。
在糖尿病患者中所进行的干预研究显示,与先吃主食后吃蔬菜(500g/d)/荤菜的进餐顺序相比,先吃蔬菜/荤菜后吃主食,其餐后血糖、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进一步研究显示,按照蔬菜--荤菜--主食的进餐顺序可降低餐后血糖波动。长期坚持,还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因此改变进餐顺序,按照蔬菜--肉--主食的顺序进餐,利于糖尿病患者短期和长期血糖控制。
青岛大学的研究: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3组,按照主食居前、居中、居后的进餐顺序,短期试验的观察其对餐后血糖和胰岛素的影响(方法1:主食居前吃;方法2:主食居中吃;方法3:主食居后吃)。均鼓励细嚼慢咽,每餐进食30分钟,主副食间隔10分钟。结果表明:主食越早吃,餐后血糖越高;主食越早吃,餐后血浆胰岛素水平也越高,持续时间越长。
按照主食居前、居中、居后的进餐顺序,长期试验的观察对糖化血红蛋白和体重的影响(A组:主食居前吃;B组:主食居中吃;C组:主食居后吃)。结果表明:随着主食进餐顺序由前向后转移,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水平依次降低。与最先吃主食相比,最后吃主食不仅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而且有利于控制体重。
国外的研究也表明:无论是2型糖尿病还是非糖尿病人群,先吃蔬菜后吃主食的进餐方法均可以降低餐后血糖;针对出院的糖尿病患者给予先吃蔬菜后吃主食的强化教育1-2.5年后,其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均有明显下降,且蔬菜摄入量明显增加,而主食、水果、油脂、饮料和甜食的摄入减少。
分析可能原因:先吃蔬菜和肉类,因其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胃排空时间,减缓升高血糖的速度,随之刺激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减少,进而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膳食纤维和蛋白质也可增加饱腹感,对控制总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也有一定的帮助;先吃肉类可促进肠促胰素(GLP-1可以依赖葡萄糖形式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具有增加饱腹感、延迟胃排空的作用)的分泌,从而有助于餐后血糖的管理。
当然,饮食对机体的影响是复杂多变的,这些研究有其局限性,还需要更多的大样本的研究。我们可以尝试从这一行为开始改变,从每一餐入手。通过改变进餐顺序,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对控制体重和血脂也有一定帮助,简单易行,赶快行动吧!
参考文献:青岛大学长期试验对糖化血红蛋白和体重的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