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征文
职工征文

位置: 首页 > 职工征文 > 正文

我与省医共成长——胸外科

发布时间:2021-03-05 16:05编辑:许佳伟

青春飞扬,岁月如歌,省医即将迎来建院90周年,而我也步入在省医工作的第七个年头。时光荏苒,光阴如梭,回想14年毕业刚进入省医工作时,我如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在省医胸外科家长的耐心指导、哥哥姐姐的帮助下,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临床护士,是省医帮我完成了从稚嫩学生到职业人的蜕变,是省医用如父、如母般大爱的情怀伴随我成长成为一名有担当,有责任,有自信的省医人。

我的故乡在河南,大学就读于江西,实习于福建,工作后来到西安,面对第一个问题就是交流不畅,各地方言的差异、语言习惯的不同导致我交流障碍。尤记得刚刚到科室,老师和我说你去换液体,我就傻傻的站到护士站,不知道老师说的是什么,因为我实习医院习惯称换液体为“换瓶”。科室一同和我入职的同事,一个是蒲城人,一个是陕北人,因为口音重,往往一句话说几遍我还没听懂,本是最好交流经验的“同龄人”,我却因为听不懂,把建立职业友谊的时间硬生生往后推了几个月。

熬过了沟通,迎来了新的挑战。“夜班之神”大概真的是“欺生”,在科室新入职的四个新人中,挑中我作为“幸运儿”。刚刚上班,由于经验不足,大概每一个新人都希望自己值班时患者病情平稳,平安度过。然而事与愿违,“夜班之神”充分发挥专挑“软柿子”的特质,我在自己独立上班的第三个夜班,迎来了病情急剧变化需要抢救的患者,一位70多岁术后的患者发生急性心衰,第一次作为责任护士参加抢救,我表现的不知所措,值班医生看出了我的害怕,在迅速处理患者的同时告诉我需要做什么,在搭班的高年资老师的协助下经过了第一次抢救。经过我们全力以赴的抢救,仍然未能挽回患者的生命,从此凡是上班时有病情变化的患者,我都积极去学习经验,并时时向高年资老师请教,牢记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放射科等相关科室电话,总结经验,锻炼成比部分前辈更快更强的反应处理危急情况的速度及能力。

作为省医院的一名员工,自身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医院这个优秀的平台。14年入职即迎来新住院部大楼投入使用,门诊住院部重新装修,我院的住院环境得到大大改善。近年来开展的“百人百日”进修项目、英语学习班等使我们的医护同仁走出省医,学习前沿医疗技术和护理知识,丰富我们的思想,开阔我们的视野,更好的服务三秦百姓。特别是近一年来,人文护理的提出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门诊大厅彩色灯光天幕的设计、书架鱼缸的设立、花园及教学楼走郎的改造无不体现着我院的人文关怀。微信缴费、二维码扫码付费、网上预约挂号、出院病历复印邮寄业务、公众号预约核酸检测、交住院费等互联网支撑下的措施最大限度的方便患者及家属。西咸院区的成立是我院立足优势、开拓创新的的重大布局,彰显省医情系人民的责任担当。我们每一位省医人将与省医一起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

省医秉承“允德允能,弘医弘道”的院训精神,一直履行着救死扶伤的职责;作为省医人,披上白衣,即化身为白衣战士,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们时刻奉行“以患者为中心”服务宗旨,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

如果说刚开始工作,我和省医是刚刚开始恋爱的情侣,经过甜蜜期,矛盾期,那么现在,我和省医是感情稳定的夫妻,未来我与省医到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