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征文
职工征文

位置: 首页 > 职工征文 > 正文

我与省医共成长——高颖(儿童病院)

发布时间:2021-03-05 16:09编辑:许佳伟

23年前,带着如火的青春,带着美好的梦想,带着无限的希望,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医科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个“家”-陕西省人民医院,一直至今。

光阴荏苒,弹指一挥间。20余年来,在省医院这个“大家庭里”,我已由当年刚参加工作时的儿科“新人”变成了如今省医院儿童病院的“老人”。我与它共同经历了成长和壮大,从大学毕业到现在,见证了医院发展的重要历程。

在刚参加工作时,省医院的门诊楼是两层小楼,儿科只有1个小诊室,住院部是7层楼,儿科在东3楼的1层,床位只有20余张,走廊光线较暗,医生办公室也很简陋。医护休息室很小,仅能放下1张单人床和1张桌子。后来儿科搬过4-5次家,一次次搬家,条件一次次好转。在省医成立70周年时,医院门诊搬进了新建的有17层的门诊大楼,就是现在的门急诊大楼,工作条件大为改观,上面有了直升机停机坪。儿科也有了自己的门诊区域及门诊输液间。

再看今天的省医院,它已是镶嵌在友谊路上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我们儿科乘着省医院飞速发展的东风也进入了自己的快车道,2014年,儿童病院成立,我们有了4个病区及儿科门诊,儿科搬进了专属儿童病院的门诊楼及住院部大楼,面貌焕然一新,白天儿童乐园笑声阵阵,晚间华灯初上“儿童病院”四个字格外醒目,儿科迎来了发展的好时光。多年来,科室的每一个小小的变化,都凝聚了大家的辛勤付出,大家用自己的汗水和辛勤换来我们医院今天的这份辉煌。从当初只能收治20余人,到目前收治近200人左右。科室医护团队也在壮大,是目前医院医护人员人数最多的科室之一。技术力量在省内儿科来说,也是名列前茅。

闲暇时经常思考一个问题:自己怎样做才算是一名合格的医生?每当看到一个个患儿带着病痛及着急焦虑的家长来到医院,经过同事们悉心诊治,孩子和家长带着微笑带着谢意康复离开时;每当看着同事们带着值班的疲惫,却依然坚守着岗位时,我对医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作为医生的自己来说,这就是责任与使命!对病人来说,那是生命的托付!

我们在从事着一项“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文明而又伟大的事业,需要一种责任心、一种使命感,需要一种战战兢兢的勤勉,需要一种如履薄冰的工作态度和谨慎,需要一种高尚而真诚的人格、一种正直而敬业的良知。每个医护人员都要有责任感,也要敢于担当这份责任。在省医院这个大家庭里,作为医院的一份子,为医院的发展默默地奉献自己的力量是职责所在;作为一名普通医生,我们最大的责任是提升业务水平,尽力帮助患儿消除病痛、减轻负担,给他们带来健康与快乐。

90年栉风沐雨,90年春华秋实,省医院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我在省医工作已20多个年头。见证了医院规模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从进院工作时只有几百张床位的医院,发展到现在有3000余张床位,拥有一个个技术过硬、专业精深的医护团队,配备了一批批先进的诊疗设备。医院接诊量逐年增大,近年接待门诊人次180多万。而今省医又一个新的里程碑诞生了,那便是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咸新区医院在建已经封顶,2022年上半年即将投入运营。

20余年间,我也收获了成长、家庭与幸福。在省医院我从当初的谨小慎微的住院医生,成长为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也有了幸福的家,孩子也上了医科大学,成为医学事业接班人。医院派我们去学习,参加各种交流研讨会,及时掌握本专科前沿诊疗新技术、新方法,以便更好地为患儿服务。虽没有惊人的业绩,没有耀眼的光环,但努力着,只为肩上那份责任和信任坚守着。如今,成为科室中坚力量的我始终在毫不松懈的工作着,感谢省医给了我更大的发展平台。时间给予了医院发展的变量。医院改变了我们,我们也改变着医院。诗人易卜生说过:“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我深信:你在病人心中种下什么,病人就会回报给你什么;你为医院贡献什么,医院就会给你带来什么。如果你愿意帮助病人消除病痛,那么你就会获得成长的快乐和进步;你的付出和努力推动了医院的发展,那么医院同样会给予你相应的回报。

如今,省医还在继续壮大,我们也需要继续拼搏。常言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医院的发展还需要我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细节做起,让我们秉承着“允德允能,弘医弘道”的院训,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共同携手,用我们的真诚撑起生命的希望,用我们的努力,共建美好的明天。

新的征程,我们省医人将一如既往,立足岗位,提升自己,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砥砺前行,以更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百倍的努力,与医院同呼吸,共命运,共发展。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新的征程,我们将继续努力奋进,与医院一起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