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心内三科成功举办“房颤治疗新策略研讨会”,此次会议以“聚焦前沿技术,共谋诊疗突破”为主题,与省内外心血管领域专家同道一起,通过学术研讨、手术演示与技术交流,展示了我院在房颤治疗领域,特别是脉冲电场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等新技术中的优势。研讨会中现场展示了两例“房颤脉冲电场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该项技术的开展在我院属首例,体现了心内三科电生理团队在技术引领、学科建设及区域医疗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会议由姜馨主任与介入放射诊疗手术室梁磊主任联合主持,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刘文龙主任、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丁海峰主任等10位专家参加。
我院马富春副院长发表开场致辞,他高度肯定了心内三科在房颤脉冲电场消融及心源性卒中预防方面取得的成绩,指出科室在半年前成功开展了我院首例FARAPULSE房颤脉冲场消融术,建立了规范化的左心耳封堵术诊疗路径。他强调,本次研讨会具有三重重要意义:一是在技术层面,通过分享房颤脉冲场消融技术,推动新型能量消融技术的规范化应用;二是在学术层面,深化对左心耳封堵适应症的科学认知,促进治疗决策的精准化;三是在实践层面,搭建跨区域交流平台,助力房颤分级诊疗体系的完善。医院将持续加大对心血管重点学科的支持力度,完善房颤多中心多学科协作机制,加快新技术的临床转化应用。同时,期待与各位专家深化合作,共同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临床推广”的完整生态链。
心内三科电生理团队现场展示了两例房颤脉冲电场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接受手术的两位患者均为高龄老人,相关评分均为栓塞高风险及出血高风险,一例87岁阵发性房颤,另一例为73岁持续性房颤,手术由薛建颖、李喆、张炜、刘成峰医生在麻醉科、导管室的大力配合下顺利完成,全程流畅精准,每台耗时不到2小时,与会专家表示:“操作娴熟、策略前瞻,充分体现了团队对复杂病例的驾驭能力”。手术的成功不仅展现了心内三科在房颤脉冲电场消融及左心耳封堵技术方面的特色及优势,更体现了团队“以患者为中心、以技术创新驱动学科发展”的诊疗理念。
学术交流环节,薛建颖主治医师以“全球领先技术PFA(脉冲电场消融)临床数据应用经验分享”为题,系统介绍了PFA技术在房颤治疗中的革命性优势。作为国内首批开展PFA技术的团队之一,心内三科已成功完成十余例手术,薛建颖医师通过详实的数据和典型案例,展现了该技术在危重复杂房颤患者中的应用经验。李喆副主任医师深入解读了《左心耳封堵术适应症更新指南》,结合国际最新循证证据和团队临床经验,提出“个体化评估、多学科协作”的诊疗策略,左心耳封堵术有效降低了房颤患者卒中风险,为区域卒中防治网络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圆满落幕之际,姜馨主任表示,心内三科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继续深耕技术创新,推进房颤治疗新策略、加强区域合作,为广大患者提供“高质量、一站式”医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