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是由于摄入不足或利用障碍引起的能量或营养素缺乏或失衡的状态,进而导致人体组分发生变化,生理功能下降,并导致不良的临床结局。
营养不良的诊断是针对患者代谢和营养相关问题,进而确定临床诊断的过程,流程如图1所示。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估与营养干预是营养诊疗的3大关键步骤。其中,营养风险筛查是快速识别营养风险的关键手段;营养评估则针对已确认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进一步明确营养不良的表现及病因,并进行严重程度分级,最终得出营养不良的诊断。

营养风险筛查是一种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可重复度高的筛查方法,可作为营养不良诊断中的第1步。营养风险筛查工具主要是多种由基于循证依据的复合指标和问题组成的量表,如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NA‑SF)、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UST)、简化营养食欲问卷(SNAQ)、营养不良筛查工具(MST)、危重症营养风险评估(NUTRIC)、营养风险指数( NRI)、预后营养指数(PNI)、炎症和营养预后指数(PINI)、控制营养状况评分(CONUT)、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筛查工具(MSTC)以及控制食物摄入、蛋白质和身体测量(CIPA)的工具等。
营养评估应紧接于营养风险筛查之后,用于发现营养风险后进一步确定营养不良的病因、类型和严重程度。营养评估包括多方面的指标,如营养相关的临床病史、膳食评估、人体测量及体成分分析、实验室检查等。
综合营养评估是结合营养相关病史、体格检查以及营养不良相关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的过程。SGA、PG-SGA、MNA、GLIM等工具均可综合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并用于诊断营养不良,GLIM正逐步获得公认。GLIM营养不良诊断流程采用两步法。第一步为营养风险筛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营养风险,对于筛查出有营养风险者,再进行第二步的营养不良诊断。诊断包括3个表型标准和2个病因标准,需至少符合1个表型标准和1个病因标准,即诊断为营养不良。
GLIM 诊断的表型标准包括低BMI、体重下降和肌肉量减少:(1)低 BMI标准为年龄<70 岁时,BMI<18.5 kg/m2 ;或年龄≥70 岁,BMI< 20 kg/m2 。(2)体重下降为:6 个月内体重下降 5%~ 10% 或 6个月以上体重下降 10%~20% 为中度营养不良,6个月内体重下降率≥10%或6个月以上体重下降率≥20%为重度营养不良。(3)建议结合骨骼肌量减少(relative muscle mass, RMM)进行 GLIM 诊断。至少满足1个上述表型标准即符合GLIM诊断标准。
GLIM诊断的病因标准包括①摄食减少或消化吸收障碍、②炎症或疾病负担。炎症反应是 GLIM病因学判断标准之一 。CRP/超 敏 CRP(hypersensitive CRP,hs‑CRP)升高且 NLR 升高、白蛋白下降,中性粒细胞升高等可能作为 GLIM 营养不良的炎症阳性标准。建议将CRP介于3.0~50 mg/L定义为轻中度炎症,>50 mg/L 定义为重度炎症。
参考文献:成人患者营养不良诊断与应用指南 (2025版)